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 甘肃农业也有“三个想不到”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年,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带动了甘肃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再过几天,甘肃还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公祭伏羲大典,下半年还将举办敦煌文博会。“欢迎各方朋友走进甘肃,先来一碗天水麻辣烫,再来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6月13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30场,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向海内外朋友发出邀约。
在本次发布会上,除了“天水麻辣烫”,甘肃的农业更是备受关注。“恐怕大家想不到,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任振鹤说。
甘肃张掖:工人智慧农业工厂温室内采摘首茬樱桃番茄
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说到甘肃农业,任振鹤介绍,“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榜首。
任振鹤称,一是戈壁滩上种蔬菜,在我国十大蔬菜基地中,甘肃有两个,一是张掖,二是兰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
二是玉米种子半边天,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产自甘肃。
三是道地药材很地道,甘肃被称为“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任振鹤说,为了让甘肃这些好资源卖上好价钱、致富一方百姓,我们将全面加强农业强省建设,深度做好“土特产”的文章,在每个县培育壮大1个至2个主导产业,打好特色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甘味”农产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迎来端午旅游热
把资源大省打造成文旅强省
“一碗麻辣烫,可以说是始于味蕾、源于美景、成于文化,掀开了甘肃神秘的面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说。
他还用了两句话形容甘肃。
第一句是“上下五千年,甘肃不一般”。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走进甘肃,既可以探寻源脉,领略伏羲一画开天、张骞凿空西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传奇故事;又可以触摸文脉,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欣赏优美动人的《丝路花雨》,品读照亮心灵的《读者》杂志。
第二句是“东西三千里,甘肃不平凡”。甘肃地形狭长,东西横跨1600多公里,拥有除海洋和岛礁以外的所有地貌类型,有人说在甘肃可以看到五分之四的中国。
张锦刚表示,将持续发力,把资源大省打造成文旅强省。他称,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度排名在全国第5位,拥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我们坚持一流资源、一流开发,深度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的内涵底蕴和时代价值,像我们推广的‘数字敦煌’,就是要让文化从墙上走下来、从洞里走出来,让更多游客感受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张锦刚说,今年春节假期,瓜州、玉门等地突发冰雪沙尘天气,大批滞留旅客在当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暖心瓜州”爆红网络。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把最好的留给客人,是甘肃人的内涵和品格。我们要把这种内涵塑造好,把这种品格传承好,让甘肃文旅的“烟火气”更旺,让甘肃文旅的“人情味”更浓,让各方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甘肃白银:光伏发电为矿山恢复治理提质增效
推动“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迈进
甘肃还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动“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迈进。
甘肃省常务副省长程晓波介绍,目前,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了56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60%,这个占比在全国居第2位;陇电外送区域已经扩大到了25个省份,每年甘肃对外的输送量超过520亿千瓦时,其中接近一半都是新能源。
程晓波表示,如果说,从前的河西走廊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苍凉,现在则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勃发,呈现出“追风逐日、风光无限”的景象。
下一步,甘肃将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具体而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各级各类风光电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也就是明年底的时候,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要突破8000万千瓦,到“十五五”末要突破1.3亿千瓦。
程晓波补充说,1.3亿千瓦是什么概念?相当于6个三峡电站。
规模大了,电发多了,怎么样把电送出去?建设外送通道就成为关键。程晓波介绍,第一条通道是从酒泉送往湖南的酒湖特高压直流工程,这个2017年已经建成。第二条通道是送往山东的陇电入鲁工程,去年开工建设,明年就可以建成。第三条通道是送往浙江的陇电入浙工程,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完备,可望近期核准建设。第四条通道是送往四川的陇电入川工程,这个也有望今年年底核准开工。
可以说,到“十五五”中期时,这四条特高压就能够全部投运,届时甘肃至少会有1600亿千瓦时的电送往全国各地,这相当于现在一年的全省用电量。
程晓波透露,未来我们既要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又要让陇原“风”“光”点亮万家灯火,为全国能源供应保障作出更大贡献、体现甘肃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