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探索县域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新路径
■加快培育一批链主企业,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协同创新、协作配套、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组织体系
■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完善科技创新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和环境支撑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组织逻辑和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产业链裂变升级和聚变重组同步进行,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成为必然趋势。河北县域类型多样、要素禀赋特点突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规模较大、行业覆盖面较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持续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的现实需要。
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集群式发展可以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高效配合与协同创新,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在特定区域内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我省依托既有资源禀赋,培育了众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但县域产业集群多而不大、多而不强、同质化发展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探索县域产业集群特色化发展新路径。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实现差异化发展。通过创新设计、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等途径,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瞄准科技前沿、市场前沿和消费前沿,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高端高新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把品牌和质量作为突出产业集群特色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深化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拥有行业话语权的集群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订、修订,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争创知名品牌,鼓励品牌主体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合作,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牌企业流动。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高端展会、博览会,支持市县举办区域性专业展会,统筹省内外高端媒体,借助云会展、跨境电商、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推介集群企业和品牌产品。大力培育名镇、名区、名县等区域品牌,提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实力。
培优育强龙头企业,构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现代组织体系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顶梁柱”,能够通过技术、品牌、人才、管理等优势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围绕其聚集,形成系统完备、有机统一的产业集群。破解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而不群、小而不强等难题,要加快培育一批根植县域、创新力强、对产业生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链主企业,依托现代产业组织方式,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协同创新、协作配套、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组织体系。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知名央企、国企、民企,引进一批潜力大、前景好、带动性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引导资源要素、关联企业向龙头企业聚集,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利用县域资源要素成本落差,主动承接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带动性强、关联度大、黏性高的产业项目,积极建设配套原料、配套半成品供应基地,努力打造“中场配套”产业集群。聚焦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实力强劲的民营经济主体,使之成为产业集群“排头兵”。
推动集群企业融合发展。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行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平台共用,促进集群企业相互支撑、共生共荣,实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组织创新,推动企业向产业发展优势区集中、向县域产业园区等功能区集中,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汇集。鼓励优质企业通过股权收购、统一经营等方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依托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扩大开放合作空间和市场空间,推动集群企业由传统的物理组合向多维立体、快捷高效的有机联结转变。
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逐年增加,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完善科技创新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攻关任务统筹部署,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重点需求,补齐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等技术短板,锻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等技术长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各个击破。强化学以致用、研以致用,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项目攻关等方式,构建校企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协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和知识产权联盟。联合产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以及金融投资、技术转移机构组建科技特派团,深入县域企业开展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科技招商等科技服务,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研发创新,完善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打造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载体平台。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集群在京津等地设立“创新飞地”,推动“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在县域落地落实。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要加快特色产业数字化,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优势行业,引导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推动龙头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加快高端芯片、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算力统筹调度,大力发展大数据服务,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数字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生态,强化要素保障和环境支撑
现代产业竞争已由单独企业直接竞争演变为产业集群之间竞争,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要围绕产业集群实际需求统筹配置要素资源,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和环境支撑。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政策支持、激励约束和服务保障,调动集群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性。实施激励性财政政策,加大对技术研发、品牌建设、质量提升、产业链延伸等的奖补力度,推动政府产业投资基金长期稳定投向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企业上市,拓宽集群企业投融资渠道。统筹安排用地计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保障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改革,构建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差异化管控制度,优质企业优先纳入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要素供给和稳定生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集群企业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推动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彭建强 作者系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热门相关: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 我的绝色美女房客 美漫之大冬兵 重生之大文豪 纨绔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