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青央企人物故事|钢筋工小王的第一课
鲁网11月28日讯天刚破晓,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菏泽王庄中居合园项目工地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钢筋工张师傅便已来到工地现场。他的身影在初升的阳光下拉得很长,就像那些笔直的钢筋。作为钢筋加工“老手”,张师傅的手艺是出了名的。他总是说,钢筋是房子的骨头,没有好的骨头,再华丽的外表也撑不起一个家。
今天,工地上来了一位新人,小王。他是个年轻小伙儿,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里。张师傅瞟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他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说:“来,跟着我,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工作开始了,张师傅带着小王穿梭在钢筋之间,教他如何切割、弯曲、焊接。小王学得很快,但因之前从未从事过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他的手不可避免地被钢筋磨出了血泡。“干我们钢筋工,手上要是没有点老茧,可是应付不来的。”张师傅递给他一块布块,让他包扎好,然后继续工作。
正午太阳高悬,工地温度达到了顶峰。虽然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但工人们手中的活儿却没有停滞。“小伙子,累不累?”擦了擦额头的汗,张师傅关心道。钢筋工的工作,就像是在编织城市的骨骼。每一根钢筋、每一个结点,都必须精确无误。为了帮助小王快速上手,在绑扎钢筋网时,张师傅一边工作,一边向小王传授经验:“看,这个结点要这样绑扎,才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小王仔细地观察着,试图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突然间,小王手一滑,钢筋扎勾差点砸到他的脚上。张师傅眼疾手快,一把将小王拉到一边。“在工地上,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你的每一次走神,都可能带来大麻烦。”听着张师傅的训斥,小王羞愧地低下头。
午餐时间,张师傅主动和小王坐在一起。“训你不是目的,是为了让你长记性。今天,你也学到了宝贵的一课。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马虎。”张师傅一边说,一边往小王碗里多夹了一块鸡腿。小王认真地听着,他明白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磨砺。
夕阳西下,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张师傅和小王站在即将封顶的楼层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张师傅说:“小王,你看,这座城市的天际线,就是我们的杰作。”小王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通讯员 高子初)
责任编辑: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