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港北区中里乡“一根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初加工后的竹笋。

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围绕“竹”资源,做活“竹”文章,盘活林业开发资源,将不起眼的“小竹笋”转变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盛夏时节,走进港北区中里乡平安村平山屯,竹翠和鸣,竹子随风摇曳。一场大雨过后,一根根竹笋破土而出,满山弥漫着竹笋的清香。农户趁着好天气,穿梭在竹林里砍收竹笋,对竹笋进行初加工。这里鲜笋腌制成的酸笋,是螺蛳粉的“灵魂”配菜,主要销往柳州、桂林等地。

“2020年,我们平安村平山屯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出租给平台公司种植华竹,第一期流转1500亩,今年迎来了丰收,总产量有100多万斤,初加工后批发价1.6元一斤,总产值160多万元,主要销往柳州、桂林等地,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多元。”中里乡平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春奇高兴地说。据了解,位于中里乡平安村的港北区华竹高产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1亿元,现已投资5069万元,于2020年开始种植华竹1200亩,现已建成一期滴灌系统。

中里乡平安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良好的原始生态为竹笋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20年以来,中里乡平安村将竹笋培育作为产业打造,通过资源变资产盘活了村内闲置林地,打造万亩竹海示范基地。并计划将竹子分片分户管理经营,聘请周边村民参与务工,增加村民的收入。

平安村与百花山旅游路线相连,又有水库供市民休闲垂钓。平安村利用千亩竹林,规划建成竹海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度假村。

据悉,该村还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计划流转4000-5000亩林地,建设园区道路、二期滴灌系统以及华竹竹笋加工厂房,可以在竹林下养鸡、建造简易农庄,打造特色竹林美食,提升华竹的产业附加值。

近年来,港北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采取多种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逐步推进竹下生态种植、竹林生态旅游等产业,做活“竹”文章,做强“竹”产业,把青山变金山,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邹庆林 卓芊余 邓丽鑫 甘嘉馨 摄影报道

港北区中里乡平安村平山屯竹林。

农户在竹林里砍收竹笋。

竹笋喜迎丰收。

热门相关: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娘娘每天都在洗白   公子别秀   考试院   极品医圣